東西方體質不同!為何保健食品劑量不能照抄國外標準?

看了這篇文章的人,也看了...

 

近年保健食品市場蓬勃發展,根據 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 報告,2023 年全球保健食品市場規模達 8,677 億美元,美國市場上甚至已有 超過 90,000 種產品。這股熱潮也讓台灣民眾更積極補充各種營養素,從維生素、礦物質到紅麴、膠原蛋白、魚油等應有盡有。

然而,保健食品劑量建議絕不能直接照搬國外標準。東西方人在基因、飲食習慣、生活型態上的差異,導致對營養素的吸收、耐受度與代謝能力不同;更重要的是,過量攝取保健食品可能引發嚴重健康風險,包括肝臟與腎臟負擔。

1. 東方人體質與西方人不同

基因與代謝差異

  • 咖啡因代謝:亞洲人慢代謝比例較高,攝取過多易出現心悸與失眠。
  • 酒精代謝:多數東方人缺乏 ALDH2 酵素,酒精代謝速度慢,耐受度低。
  • 這些差異同樣影響某些保健食品成分的代謝,例如紅麴的莫納可林 K、部分藥草萃取物。

飲食型態差異

  • 西方飲食:高肉類、高乳製品,礦物質(鈣、鋅)攝取量普遍較高。
  • 東方飲食:以米飯、蔬菜、豆類為主,膳食纖維多,但鈣、維生素 D 攝取不足。
    因此,東方人體質保健品選擇應針對缺乏營養素補充,而非照抄國外高劑量模式。
2. 劑量過量的潛在風險

台灣是全球 末期腎臟病(ESRD)盛行率最高 的地區之一,約 每百萬人口有 3,392 人接受洗腎,目前約 9 萬名患者需要透析治療。主要原因包括:

  • 糖尿病(糖尿病腎病變)
  • 高血壓
  • 腎小球腎炎
  • 長期使用傷腎藥物

過量攝取某些保健食品,尤其是含有高劑量草本成分、重金屬污染風險或影響腎臟代謝的營養素,可能進一步增加腎臟負擔。
保健食品劑量過量風險包括:

  • 脂溶性維生素中毒(如維生素 A、D、E)
  • 礦物質過量(鐵、鋅等)
  • 草本成分副作用(紅麴莫納可林 K 過量影響肝功能)
3. 台灣衛生署對保健食品的劑量規範

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(TFDA)**針對保健食品有明確劑量上限,例如:

  • 維生素 D:成人每日上限 2,000 IU
  • 維生素 C:成人每日建議 100 毫克,上限 2,000 毫克
  • 紅麴莫納可林 K:每份產品含量須低於國際安全值

如果產品沿用國外高劑量配方而未調整,就可能違反台灣規定,甚至危及健康。

衛生福利部食品衛生管制署:含維生素或礦物質之口服藥品基準表

4. 聰明的保健食品選購指南
  1. 看劑量標示:是否符合台灣衛生署每日建議與上限。
  2. 依需求補充:根據體檢報告與飲食狀況,補足不足營養素。
  3. 挑選合規品牌:選擇有原料來源與檢驗報告的產品。
  4. 避免重複高劑量:同時服用多種綜合營養品易造成過量。
小結

全球保健食品市場雖然龐大,但東方人體質與西方人不同,不能直接照抄國外劑量標準。保健食品劑量建議應依體質、飲食型態與台灣 衛生署保健食品規範 進行調整,才能在補充營養的同時,降低劑量過量風險,守護肝腎健康。

以下為衛生署規範之維他命劑量表

mg(毫克)、ug(微克)和IU(國際單位)都是用來計量物質,特別是維生素和藥物的單位。 

1.質量單位:mg和ug
mg(毫克,milligram):: 是質量單位,1毫克等於千分之一克(0.001克)。
ug(微克,microgram):: 是質量單位,1微克等於一百萬分之一克(0.000001克),也等於千分之一毫克。
換算關係:: 1 mg = 1000 ug。 
2. 國際單位(IU,International Unit)
IU(國際單位):
是一種生物效價的計量單位,主要用於表示某些維生素和激素的活性,而不是品質。
換算:
IU與品質單位之間的換算不是固定的,需要根據具體物質來確定。 

 

看了這篇文章的人,也看了...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