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糖高的症狀:10大症狀與6大成因一次看懂!

隨著飲食西化與生活節奏加快,現代人罹患高血糖的風險日益升高。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,台灣每10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,每年新增患者約2.5萬人,其中多數人在發現血糖過高時,已經出現明顯症狀。

但許多民眾對「高血糖」的警訊認知不足,容易將初期症狀誤認為疲勞、老化或壓力所致,進而錯失黃金控制時機。

以下為10大常見的高血糖症狀與背後可能的成因,幫助您早期發現、及早介入。

10大症狀!你是否出現這些血糖升高的警訊?

常見症狀1:容易疲倦、精神差

長期血糖過高會影響細胞能量代謝,造成身體疲倦、注意力下降。

很多人以為只是睡不飽或壓力大,其實可能是血糖異常所致。

常見症狀2:口渴、口乾

身體為了排出多餘的糖分,會排出更多尿液,導致水分流失。

因此會感到口乾舌燥、頻頻想喝水,這是常見的「三多一少」症狀之一。

常見症狀3:頻尿、夜尿增加

尿液增加是血糖過高的典型現象,尤其夜間頻尿影響睡眠品質。

常見症狀4:體重莫名下降

血糖過高但無法被細胞利用時,身體會分解脂肪和肌肉作為能量來源,造成體重下降。

常見症狀5:視力模糊或變差

長期高血糖會影響眼睛微血管,導致視網膜病變、白內障等問題。

常見症狀6:皮膚乾燥、傷口癒合慢

高血糖影響血液循環與免疫功能,使皮膚容易乾裂、受傷不易癒合。

常見症狀7:手腳發麻或刺痛

血糖過高會影響周邊神經系統,導致四肢異常感覺,如麻木、灼熱。

常見症狀8:飢餓感強烈或食慾異常

雖然吃了很多,但身體無法正常利用血糖,反而讓人更想吃東西。

常見症狀9:便秘或腹瀉

自主神經受到影響時,腸胃蠕動會失調,出現便秘、腹脹或腹瀉等現象。

常見症狀10:情緒低落、記憶力減退

長期血糖波動會影響大腦功能,造成情緒不穩與記憶力下降。

血糖為何會升高?6大成因!

第1大成因:胰島素功能異常

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細胞對其反應遲鈍,導致血糖無法進入細胞利用。

第2大成因:飲食過甜、精緻澱粉攝取過多

常吃白飯、麵包、甜點與含糖飲料,是血糖飆高的主因。

第3大成因:運動量不足或肥胖

體脂肪過多會影響胰島素敏感度,降低血糖代謝效率。

第4大成因:年齡與家族病史影響

45歲以上、家族有糖尿病史者,為高風險族群。

第5大成因:壓力、熬夜或荷爾蒙變化

生理壓力或失眠也會導致血糖波動異常。

第6大成因:用藥錯誤或未依醫囑服藥

對已診斷為糖尿病者,未正確服藥會直接導致血糖失控。

如果有上述症狀或淺在成因,你可以怎麼做?

若你符合上述症狀或屬於高風險族群(年齡、體重、家族史等),可參考以下建議:

  1. 檢查血糖:安排空腹與餐後血糖測試,並追蹤糖化血紅素(HbA1c)數值。
  2. 調整飲食習慣:減少精緻碳水、避免過量糖分,增加蔬菜與優質蛋白質。
  3. 增加活動量:每天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,有助於穩定血糖。
  4. 定期追蹤:與醫師或營養師配合,建立長期健康監測計畫。
  5. 補充營養:與醫師或營養師諮詢,可幫助調節血糖成分的保健食品來幫助穩定血糖。
常見植物性調節血糖成分介紹

除了日常飲食與運動控制外,近年來也有許多天然植物性成分被廣泛應用於日常營養補充,協助維持正常代謝功能。以下為幾種常見成分與其特色說明:

  • 芭樂果實:富含維生素C與膳食纖維,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與延緩餐後血糖上升,亦為常見的低糖水果之一。
  • 白玉苦瓜果實:苦瓜素具備類似胰島素的植物活性成分,常用於血糖管理相關營養補充。
  • 枸杞:含有天然多醣體與植化素,有助於調節生理機能與抗氧化。
  • 甘草:屬於傳統草本植物,常作為調和成分,具有潤和與支持代謝之作用。
  • 綠茶萃取物:富含兒茶素(Catechins),具抗氧化特性,並被研究認為可能有助於支持正常葡萄糖代謝。
  • 水:充分的水分攝取有助於促進代謝與協助排除體內多餘糖分,是日常血糖管理中不可忽視的一環。

這些成分多來自天然植物,若能搭配均衡飲食與良好生活習慣,有助於支持身體維持正常血糖與代謝平衡。不過仍建議個別體質者應諮詢營養師或醫療專業意見後使用。

結語|別忽略身體發出的訊號

高血糖不只是「糖尿病前兆」,更可能對視力、心臟、腎臟、神經等造成長期傷害。若你經常出現口乾、疲倦、頻尿等看似「小毛病」,就有必要主動檢查血糖狀況。

身體正在告訴你它需要幫助,別等到血糖失控才來補救,從現在開始,讓飲食、運動與定期檢查成為守護健康的三大關鍵。

 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